伴随着寒潮侵袭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压力,中国的2021年自开局就注定了不同寻常。本次元旦恰逢《民法典》的正式施行,“民法典将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以绝对领先的姿态荣登小长假期间微博热门话题第一名的宝座。但对于广大无锡市民而言,除了民法典这本“百科大法全书”以外,值得关注的还有新版《无锡市轨道交通条例》,其同样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将给市民轨道交通出行来不小的变化。
【条例修订亮点之一-对不文明乘车“说不”】
地铁是一座城市交通发展程度的标志,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文明乘车已成为市民社会公共道德体系的基本诉求。但想必不少市民在乘坐地铁时都遇到过不文明乘车行为的困扰,诸如大声喧哗、躺卧占座、踩踏座位、使用电子产品外放音乐或视频、吃有味道食物,以及在车厢内乞讨、卖艺、推销等。为此,交通运输部于2020年4月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中专门设置“乘客行为规范”一章,对地铁不文明行为做出了明确规范。在此背景下,新版《无锡市轨道交通条例》与时俱进,在运营管理、法律责任等章节狠下功夫,针对地铁不文明乘车现象专门做了相应修订和具体调整。新版条例实施后,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在处理此类不文明行为时可依规对行为人处以最低五十元,最高一千元的罚款。相信随着此类刚性规则全面落到实处,新版条例将为市民地铁出行营造清朗、文明的公共交通空间。
【条例修订亮点之二-查处打击各类逃票行为】
无锡地铁是无锡政府主导的一项重大便民利民惠民工程,但地铁的正常运行、维护保养以及升级,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显然是不可行的,还需要乘客诚信支付车票费用来共同维系。新版《无锡市轨道交通条例》对此也做出了积极响应,条例明确规定乘客不得有下列行为:无票乘车、越站乘车、使用假票、废票等无效车票,以及持伪造、变造的优惠乘车票证或者冒用他人优惠乘车票证乘车。对违反上述规定者,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可要求其补交超过部分的票款或按照乘坐线网最高票价加收票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往防治地铁逃票主要依靠增加地铁检票人员以及执法人员,加大地铁票检查力度,新版条例实施后,相关机构执法人员在处理各类逃票行为时将有规可依,可以更有效的打击对违规逃票行为,保证公共交通系统稳定顺畅运行。
【建言献策,云崖律师为新条例修订贡献力量】
作为无锡市地铁集团的法律顾问,江苏云崖律师事务所第一时间组织了宋政平、周缘求、杨志浩、王彪等在轨道交通领域内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律师,并组织团队对相关立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经过长时间的论证和研究,云崖律师在地铁集团内部讨论会、专家论证会、人大法工委、司法局等多方共同参加的讨论会中,提出了许多有见地、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地铁集团、市人大法工委的肯定。云崖律师参与地方政府法规、条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对加强法制建设、推进立法进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