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一、企业并购活动主要类型、交易目的和交易手段
1、并购主要类型分为收购股权和收购资产或者是两者的结合。
a.收购股权——“概括承受”
b.收购资产——“选择承受”
2、并购交易主要是作为一种外部交易战略
相对于绿地投资而言,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在现有产业/投资领域内的“低成本扩张”,或者可以实现以低成本进入新的产业/投资领域,获取新的竞争资源(资本、人才、管理、市场等)。或者实现某些企业经营中的特定商业目的(获取经营资质、牌照等)。
3、对于某些当事人特别是并购中的卖家而言,实施并购的目的是卸下包袱、盘活资产、调整发展战略和企业资产结构,或者是实施有序的退出,实现投资收益或资产套现。
4、总之,通过并购活动到资源优化配置,调整企业结构、重新塑造市场竞争主体和市场竞争力,这是并购交易的基本目的。
5、并购的交易手段需要根据具体的交易目的、交易对象等,区别不同情况、不同场合具体灵活地选定,综合运用自己手中的资源(现金、资产、股权等),与交易对方手中的资源(资源、股权)进行“平等、互利、共赢”的交换。
a.股权购买式(控股、参股、买断);
b.股权置换式(股票交换、股权置换);
c.资产购买式(部分净资产、部分净资产加部分负债);
d.资产置换式(交易各方以各自拥有的部分资产进行交换);
e.承债需并式(承债条件下的净资产零值收购);
f.破产资产购买式。
二、企业并购活动中的主要法律风险及对策
1、由于交易目的多样性和交易具体情况的千差万别,不同的当事人根据不同的交易目的和交易对象(企业股权或企业资产),可以选择不同的交易手段、制定不同的交易策略,并最终以合法、有效的形式完成全部并购交易。这是当事人对并购过程的基本要求。而作为律师等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士,在接受当事人委托、参入并购活动并提供专业服务时,则应当根据当事人的交易目的(某种情况下甚至要帮助委托人明确其欲实现的交易目的)和交易对象的不同具体情况,制定合法可行的法律框架,选择切实可行的交易手段。揭示并规避并购活动中的各种法律风险,排除并购活动中的法律障碍,解决交易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协助当事人完成包括政府审批、许可手续在内的各种法律程序,最终保证当事人达成并实现并购交易的目的。
2、当事人应当明了,并购活动面临的各种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是法律风险。并购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中,首要的问题是法律问题。因为并购交易
首先要确保这是一个合法、有效的交易,而不是一个存在法律障碍或者权利瑕疵的交易。在设计交易方案时,法律风险的揭示和规避、法律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始终是首要的课题和挑战。其次才是为解决估值、定价所须处理和解决的会计财务问题、资产评估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只有解决法律问题后或在法律问题有望解决的前提下,交易各方就并购的商业条件的谈判才有实质性意义。
3、应注意和解决的法律问题。
a.与交易目的相适应的法律框架问题。
b.交易主体资格问题。
c.交易程序问题(各种需办理的法律手续、审批程序及其先后顺序)。
d.尽职调查问题,即对各种法律风险的揭示和研究,对潜在风险的调查和评估。
e.交易安全、保障交易成功的措施。
4、并购尽职调查——揭示和规避法律风险的主要技术手段。
a.根据交易对象是企业股权还是企业资产的不同,并购尽职调查范围有宽有窄,但目的是不变的,即通过尽职调查揭示对并购交易有实质影响的各种潜在风险,特别是法律风险,以便交易各方发现、解决和规避。
b.尽职调查还有一些其固有的功能:为交易各方正确评估目标公司或目标资产及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和充分的信息;为并购后的整合提供有用的信息。
c.尽职调查一般应委托律师、会计师、顾问等专业团队来进行,但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参与也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d.尽职调查的主要范围,包括对目标公司营运状况的调查;对目标公司规则制度、公司治理结构、有关契约及遵守法律方向的调查;对目标公司财务和会计问题的调查;对目标公司人力资源、劳动合同、社保等方面的调查等。如交易对象为企业资产,则重点要关注其有无权利瑕疵,过户手续能否顺利办理等技术性问题。
(北京市信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谢思敏 )